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47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2017年的中国光伏农业,一定不是发展之年,而是思考之年。
它是继地面集中电站之后,被很多光伏企业追逐的目标。2015年8月制订的《北京市分布式光伏发电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提出,北京市给予分布式光伏0.3元/度的补贴(补贴5年),加上国家给予0.42元/度的补贴(补贴20年),分布式光伏的市场认知度才逐渐提高。
工商业屋顶面积大,屋顶平坦,用电量大,用电价格高,故而装机容量大,发电量也大。刘道伟认为,农村市场很具潜力,预计未来3-5年,户用光伏电站或将成为农村家庭的一种标配。不断攀升的开发成本,让光伏企业有些为难。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16年中国光伏电站共装机34.54GW,其中地面电站30.3GW,分布式电站4.24GW。仅2016年8月,晶科能源开工的分布式投资项目就达40余个,总装机量超过100MW。
早在2013年,汉能就为北京宜家商场的屋顶安装了太阳能薄膜光伏电池板,年均碳排量将减少约426吨。鉴于家庭电站小而散的特点,如果在全国每个乡镇都设立直营店或分公司,很多公司明显不具备这样庞大的销售和服务网络。目前光伏市场结构呈现双转移态势。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员时璟丽告诉记者,过去由于地面电站的开发相对容易,装机容量较大,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地面电站。常规的巡检、故障响应,甚至是故障预警,与电站的发电量和收益息息相关。现在也有一些有资源、有背景的黄牛在当地成立小型光伏公司,自己开发屋顶或把项目外包,这种情况屡见不鲜。2017年,光伏企业抢屋顶的热潮能否持续?光伏投资的热度能否延续?过去屋顶一年的租金4-5元/平方米,去年光伏企业抢屋顶,租金竟达到8-10元/平方米,有些疯狂。
仅2016年8月,晶科能源开工的分布式投资项目就达40余个,总装机量超过100MW。归根结底,政策驱动和市场驱动是光伏企业抢屋顶的重要原因。
市场环境的变化促使企业选择性地转移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地面集中电站主导地位的根本丧失。业主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既可以全款,也可以申请贷款。屋顶投资是非多产权清晰是光伏企业公认优质屋顶的首要条件。一两个屋顶项目可以获得贷款,但随着项目的增多,恐怕长期向银行申请贷款较难。
钱晶告诉记者,目前不少中小型开发业者像游击队一样,对于建成的电站没有运维能力,很多电站建成以后便无人问津。刘道伟认为,因而,日后电站的运营维护是一大问题。鼓励各类电力用户按照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方式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这也是一个市场选择的问题。
时璟丽表示,国外的光伏企业如4S店一般,负责为业主安装电站,并提供长期的售后服务。张忠告诉记者,以往用电量较高,每度电约1块钱,每月要交纳五六千元的电费。
户用光伏:农村包围城市去年11月,北京房山区苏村的农户张忠在自家屋顶安装了10.4KW分布式光伏电站,安装总价约10万元。她建议,有关部门应对分布式电站开发者、EPC和设备供应商设立标准门槛,确保电站安全、可靠、高效。
而目前我国光伏投资企业在投资屋顶光伏时,会遇到一些阻碍,如屋顶是否可用,合同的执行是否存在纠纷隐患等。加之多数业主对光伏系统缺乏评判能力,而电网接入的许可标准又很低,导致市场混乱无序。尽管分布式光伏的市场空间巨大,但不少企业的涌入,不免有些慌不择路。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分布式光伏为主,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方式解决了光伏发电的消纳问题,也可避免大型地面电站弃光限电的现象。但是,对于光伏企业而言,每年8-9元/平方米的租金是高昂的,除非是特别优质的屋顶。钱晶表示,晶科能源开发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以工商业屋顶居多。
一是从西北部向中部地区转移,二是由地面电站转向分布式。由此可见,即便是政策驱动,短期内分布式光伏的装机量也难敌地面集中电站。
除了屋顶租金贵,杨秀忠指出,很多公司的屋顶资源是从黄牛手中获得的,要付给黄牛0.1元/瓦,甚至是0.2-0.3元/瓦的开发费,开发费很乱,也很疯狂。红炜对记者表示,目前国内5000多家光伏企业如大兵压境一般,纷纷瞄准了分布式光伏市场。
未来具备远程监控能力,能对于数以千计分布在各地屋顶上的电站能进行良好维护的开发业者,更有机会获取优质屋顶的资源。此举也让宜家成为国内较早使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的标杆企业。
刘道伟表示,光有智能的故障提醒远远不够,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电站运维需要当地的专业人员上门服务,而那些涌入市场的安装商可以承担这一职责。工商业屋顶成香饽饽据相关报道,北京清洁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为京东在800万平方米的物流园屋顶建设800MW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2015年8月制订的《北京市分布式光伏发电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提出,北京市给予分布式光伏0.3元/度的补贴(补贴5年),加上国家给予0.42元/度的补贴(补贴20年),分布式光伏的市场认知度才逐渐提高。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16年中国光伏电站共装机34.54GW,其中地面电站30.3GW,分布式电站4.24GW。
国内外开发分布式光伏模式的差别,也是很多企业感觉分布式光伏不好做的主要原因。或许非光伏领域的人士会不解,为何要抢屋顶?其实,只要了解国家为何鼓励分布式光伏,疑问便可迎刃而解。
不少屋顶闲置的业主听说屋顶有用途,便坐地起价。刘道伟告诉记者,不少光伏企业提前做了大量分布式光伏的项目备案,但真正落实到投资时,便止步不前。
早在2013年,汉能就为北京宜家商场的屋顶安装了太阳能薄膜光伏电池板,年均碳排量将减少约426吨。而且,我国屋顶光伏电站以企业出屋顶,投资商出资的模式为主,上文提到的京东,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
安装光伏电站比盖房子划算,国家给补贴,又是清洁能源,很实惠。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告诉记者,不少省、市的物流、港口、学校、医院,以及居民屋顶、企事业单位的屋顶仍然闲置。目前我们在北京做了3个新能源示范村,若某个村庄的安装量能达到20%,就很不错了。市场虽然向好,但随之而来的是近20家竞争者涌入房山市场。
尽管目前国家政策并没有明确限制,但地面集中电站面临的矛盾日益凸显,如用地成本升高、补贴不到位等。钱晶表示,一个光伏电站建设可能只需1-3个月,但运营维护则是未来20-25年间的事。
毕竟屋顶单个系统装机量有限,很难达到去年地面电站34.54GW的规模。张忠满意地告诉记者。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红炜告诉记者,这也是光伏企业纷纷在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布局的一个原因。投资企业没有真正让业主理解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意义,而是直接当做一种金融产品去运营,并非长久之计。
发表评论